商业电台网,欢迎您访问本站!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教育

80岁老人绑摩托车上赶路两名残疾孩子在等他授课

来源:商业电台网   发布时间:2018-08-03 18:24      阅读量:6301   

80岁老人绑摩托车上赶路 两名残疾孩子在等他授课

绳子一头捆在邓林明腰上和后座上,这样安全一点。

两名孩子守候在窗前,等候邓老师的到来。

80岁的邓林明在墙上挂一块小黑板,给残疾兄妹上数学课。

邓林明给残疾兄妹购买了字典、成语词典和小学生手册。

在去车站的路上,残疾的邓林明慢慢前行。

老房子没有电梯,每层楼17步台阶,80岁的邓林明住10楼。他一手拄三角凳一手扶栏杆,腰身佝偻,身子弯到视线只能看见楼梯。下楼要20分钟,上楼要30多分钟。

这是他的远征,他要去渝北区茨竹镇新泉村2组,给村民吴长生家两名智力和肢体都残疾的孩子上课。4年了,他每个月去一两次,每次呆上三五天,最长超过一周。

慢新闻-重庆晚报记者 黄艳春 刘春燕/文 首席记者 冉文/图

路上

邓林明也是残疾人,四级肢残,腰无法伸直,走路必须拄拐,不拄拐时像个躹躬的人。以前有1.65米高,现在缩成1.35米。

7月的重庆,空气烫人。7月28日早上6点半,邓林明就出发了。从南岸区罗家坝走,他要先坐公交车到南坪枢纽站,换乘公交车去江北区的红旗河沟汽车站,再乘公交到渝北区两路城区,在两路又换乘郊区公交到渝北区兴隆镇。这一段公交老人免费,不堵车,也要4个多小时。“直达车快一些,要多花10多元车费。”

兴隆镇到茨竹镇要坐小巴,4元钱。到了茨竹镇就快了,再去新泉村,剩下5公里,要坐农村小巴,但要看运气。“赶场天就是车等人,不赶场人等车。”邓林明说,已经是中午12点43分,人是等不到车了。

办法也有,等不到车,邓林明会找茨竹镇上揽活的摩托车,或者打个电话喊个熟人的摩托车,15元,搭他去吴家。摸摸索索爬上摩托车后座,他手在抖,车主拿一条捆货物的绳子,一头缠在邓林明腰上和后座上,一头捆在自己身上。遇到路上有坑,人在摩托车上腾起来,坐的人都抓紧了。

邓林明还要看紧他的背包和手里的袋子,里面有他给吴家兄妹带的修改的作业、书、文具,有他自己的毛巾牙刷,还有8颗糖。8颗糖,也是老先生的礼数,从不空手。

兄妹俩

前一天通过电话,知道邓老师要来,兄妹俩上午就守在公路边等。10点钟,打电话问邓老师好久到。太阳暴晒,地面不能久看,太亮,太白,眼睛像雪盲。

56岁的父亲吴长生看起来像65岁,见到有人来,他也不吭声,默默地端来凳子,在院坝里放一圈,自己站到角落里。38岁的妻子三级肢残,有残疾人补贴,无法站立和行走,骑在约30厘米高的长凳上,慢慢挪动。儿子吴文见16岁,二级智力残疾,还有肢体残疾;女儿吴丹丹13岁,三级智力残疾,也有肢体残疾。跟妈妈一样,他们行走依靠板凳。

农村午后,安静得可以听风,母子三人出来接邓老师。哐当哐当拖动板凳的声音,传到20多米外的公路上,像惊雷,撞到人心上。

4年前,祖辈都在新泉村的邓林明和老伴还住在老家这边。邻村卫生室紧挨着华蓥山小学,门前一小片空地,吴文见从教室外仰头望着一排窗口,里面一年级的孩子们正在朗读课文。邓林明给老伴拿药,一眼看到了听墙根的吴文见。

孩子的眼神他看得明白。邓林明去了吴家,跟吴长生说,要送孩子们去读书。学校同意接收,出于安全考虑,需要吴长生每天送兄妹俩来校,陪读,等到放学接回去。

吴长生有一小片玉米地,另一片地种了点蔬菜,他说:“地里活路都不说了,送他们去读书,陪一天,屋里还有一个人(指妻子)要照管,她也要吃饭,我如何管得过来?”

邓林明说:“那就我来教吧,我年轻时当过老师。”他给兄妹买了教材、本子、文具,从认字和数数开始。认字是一笔一划写给兄妹看,数数怎么教?邓林明抓一把玉米粒,数3颗,就是3;再数3颗,加起来,跟娃娃说,这就是6。

老伴去世后,邓林明住到了南岸区罗家坝大儿子家,只能每个月来一两次走教。每次来,白天讲课,晚上跟吴文见住。一老一小,躺在竹板床上,一个讲故事,一个听故事。山村夜黑,屋里没灯却有光。

表达

智力残疾的孩子,也有情感表达。邓老师要来教课,吴文见有时会买方便面、饼干,喊邓老师吃。妹妹吴丹丹不及哥哥,她的方式是拍一下老师,笑;或者抱一堆作业本,自己写的,抱到老师手上,又笑。

邓林明如果要在吴家住上一周,他会给吴长生一点钱,一次给100元。邓林明没有退休工资,经济也拮据。到了吃饭的时间,他有时候带孩子们,去就近的地里摘一点南瓜尖,或者黄瓜。

孩子们信任邓老师,心里想说的话,吴文见悄悄地单独写在一个本子上。

邓老师没来的时候,吴文见常常带着妹妹,坐着残联送的轮椅去小学外面听课。这条路是硬化路面,但是有坡,上坡费劲,来回要一个多小时。卫生室的人说,兄妹有时候一周来两三次。

两名孩子甚至无法发出最简单的“妈妈”的标准发音,与人交流困难。两人独自来去,默默听墙内的朗读,沉默得像两块小石头。

以后

以后怎么办?记者问吴长生,他嗫嚅着:“邓老师80岁了,慢慢也走不动了,可能还是需要去学校学习。”

“我确实没得时间去陪……”

事情又回到原地。邓林明和其他人还在想办法。

渝北区华蓥山小学知道了兄妹的情况。副校长潘名进说,上学期开学起,校方把40多名教师纳入送教队伍,实行每两周间隙一次的送教。每次送教,学校轮番派出至少2名教师来残疾兄妹家中,上语文、数学、音乐等适合三年级学生的课程。将来如经测试已达到小学六年级学习水平,将为他们发放小学毕业证书。

渝北区茨竹镇政府民政办主任颜斌说,这对兄妹获得小学毕业证后,民政办会征求他们意见,以助力其今后人生发展。如果接下来有读中学的欲望,镇政府会替他们衔接特殊教育学校;如果兄妹愿融入社会自食其力谋生,镇政府有从事残疾人技术培训的工作人员,将给他们进行定向培训。

蝴蝶飞

邓林明每次来给吴家兄妹上课,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。他要去看看老伴,老伴长眠的地方,在临河对面的坡上。老伴去世后,他住到大儿子家,两代人,租来的两间小屋加一间厕所,面积顶多20平方米。他说,儿子搞搬运,早出晚归,很忙。他一个人,白天就翻字典看,或者把兄妹俩的作业拿出来看。

回一次新泉村,就像回一次家。

去老伴的墓地,田间小路,常人的脚程要走15分钟,邓林明走走歇歇,要40分钟。下午的毒太阳刺下来,地上的树叶干得没有一丝水分,踩上去,脆生生变成了渣。

穿过干涸的田,亲戚家的院坝,再穿过比人高的蒿草,全身沾满蒲公英一样的绒毛,老伴的墓地,背山面河。邓林明说:“你走了480天。你说好金婚以后,两个人一起走,结果你不讲诚信……”

不远处是新开发的景区蝴蝶谷,邓林明指着那边讲,春天的时候蝴蝶最多,停在人头上、肩上。他站着不动,看它们飞:“这里是个好地方。”

最美家乡人 请你来推荐

即日起,2018年“最美家乡人”评选活动在重庆正式拉开帷幕。只要你身边有平凡人或暖心事,均可向我们报料。征集结束后,重庆晚报将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对所有候选事件进行公开评选,获得票数最多的10个,授予重庆十大“最美家乡人”称号及正能量奖金。快来报料吧!重庆晚报24小时新闻热线:966988。
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